我用留学作品集保研清华 | 乐文库-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说起来这是清华第二次“阻挠”我留学。第一次是我高中毕业准备出国读本科,当时已经拿到了saic的offer,想着再参加艺考试一试吧,结果考上了清华。(对不起saic,它可是清华欸)

saic和清华的录取通知书

再就是这次,我原本准备出国读研,大二来汉艺做作品集,到大三因为绩点比较靠前,就用快做完的作品集报了本校保研,结果又保上了…

只能说,我命运般的清华。

汉艺国际教育 21届学员

本科 清华大学 视觉传达

获 清华大学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保研录取

我们专业保研比例大概4:1

视传应该是清美人最多的专业之一,不过相对应的保研名额也多,所以竞争强度和别的专业差不多。我们专业学生40 ,最后有9、10个左右保研名额,今年的排名方式是初试70%(绩点 综合材料) 面试30%。

学校的迎新展板

因为我是大二从工业设计转专业到视传的,刚转来那个学期不太适应,绩点很糟糕,所以整个大二下学期和大三都在疯狂地卷绩点。

绩点这真没什么说的,只能硬卷。尤其在清华,每一位同学都很优秀,想要获得更高的分数,只能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为了提高绩点,我花在别的事情上的时间自然要被压缩,到大三手上也没有特别厉害的奖,综合材料基本就是靠作品集和一些小的竞赛和社会实践。

我的作品被人民日报转发

记得初试排名我大概前四的样子,一个比较安全的名次。不过面试也不敢大意,因为要先做pre,然后老师们会根据pre内容和作品集进行提问,像一个小答辩,还是比较紧张的。我当时交的作品集一共五个项目,包括3个学校项目和2个在汉艺做的项目,也多亏有提前做作品集的意识,最后这一关没有难住我。

在汉艺收获很多,也很快乐

因为一开始准备留学,所以我大二下学期就来汉艺报名了。虽然来得早,但第一个项目拖了很久才上手做,主要是卡在确定选题这一步。之前我可能都是学生思维,习惯了拿到一个明确的题目然后去完成作品,等到要自己完全为一个项目负责的时候,就会很纠结从哪开始。

还好有毛毛老师带我慢慢梳理思路,找到自己想做的方向,期间我还一边在汉艺上课、学建模、听其他专业的课,思路和想法得到了很大的开阔。能约其他专业老师的课这点真的太好了,比如我和服装大手子刘刘老师做了一个ip设计的项目,做了可可爱爱的毛绒玩具,就很快乐。

我做的毛绒玩具

要说收获最多的可能还是冬令营,我参加的那个冬令营主题是元宇宙,我们组除了视传和工业专业的,还有一个清华心理系的编外人员,大家一起做了一个元宇宙中的心理诊疗室的项目。虽然我们组全程是线上,但大家沟通交流合作都很顺利。冬令营结束后也一直有联系,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夏令营项目(部分)

后来我们还用冬令营项目拿去投奖,目前进了36强,还在等待主办方公布下一轮。混在参赛群里发现,有的组的项目是专门为了这个竞赛新做的,所以主办方拖延,他们比我们急得多,我们反正是顺手参赛,就吃瓜看热闹了hhhhh

保研规划,要早

一是绩点。补绩点真的太痛苦了,我现在很庆幸自己大一上课没有偷懒,基础课成绩都不错。大家如果有保研的打算,最好从大一开始有意识地提高成绩。

二是作品集,一定要手快。保研要成绩、要作品集、要竞赛和社会实践…如果都堆到最后一起准备一定来不及。所以我身边的同学很少有说为了保研临时赶出几个项目,基本都是提前做好的。

另外能多学别的东西还是要尽量多学一点。现在大趋势是跨界跨专业,像清华的视传,除了有传统的视传课,还有多媒体、交互、视频等等,不过学得不是很深,感兴趣的话还是要自己课外多找机会学习。

参加乡村振兴活动

本科期间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也尽量要参与一些。其实有的活动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我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乡村振兴活动,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乡村,帮村民们做一些农产品销售、宣发工作,感觉很有意义。

总之要珍惜上学的时光,多学习、多创作、多实践,最后感谢母校,也感谢汉艺的老师们,我有书读了,好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乐文库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wenku.com/9da9912eba.html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