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打好数学强国“底子” | 乐文库-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清华大学 供图

从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到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和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十多年来,面向中学生,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教授在数学人才培养上发力颇多。瞄准一流数学家培养,丘成桐认为,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要从中学阶段做起。

在丘成桐看来,现在中国有足够多的中学都很不错了,但还存在对学生好奇心培养不够等问题,不能引导学生对基础的学问有长远的兴趣。他希望,拓宽中国数学人才的“底”,从中培育出一批一流的中国数学家。

那么,丘成桐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有哪些观察、反思和谋划?2022年夏末,在清华大学静斋,《中国教育报》记者对丘成桐教授进行了专访。

缘起:拔尖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开始

中国教育报:过去几十年,您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最近十多年来,您开始关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丘成桐:中国小孩子天赋很好,但是中国的数学文化比不上国外。他们的小孩子从小就受到训练,懂得如何问问题,而中国小孩花的功夫是做习题。老师家长跟他讲什么,他就跟着走。对有开创性的学问的发展来讲,这一点总是有点吃亏的。

真正开始对数学有兴趣,应当是从初中开始。一般来讲,小学学习的是加减乘除最基本的知识,老师会教得很好。美国的小学是启发兴趣,带小孩子出去走走,增加见闻,不要他们花很多功夫在课堂上学习。真正学习是从初中开始,所以这是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初中学不好,以后就很难再改变。

从去年开始,我带着求真书院的学生到各地走走,让他们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让他们有信心完成大事业。那个时候,我觉得求真书院每年其实只能够招收100个学生,我们也可以尝试从初中开始培养,让有数学天赋的小孩吸收一流的数学文化,让他们了解比较多的内容。我期望小孩子的天分能很早地表现出来,让他能发展所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乐文库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wenku.com/aaff268e0e.html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