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考研政治要点点拨之哲学部分第五章 | 乐文库-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哲学: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本章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章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理论贡献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心和本质内容。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起“铸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整块钢铁”,为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

本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篇章,是理解和把握后两章内容的前提和基础。

2.重点难点

(1)重要概念: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政治结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意识形态、文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3)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6)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7)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8)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9)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10)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意义。

(11)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2)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ink”>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3.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本章要完整把握社会的有机构成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文化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注意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区别,尤其要明确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三个要领的不同点。

本章能够联系实际的知识点:

(1)可以运用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反作用原理分析说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2)可以根据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说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3)可以运用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分析说明创建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4)可以联系实际说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4.考试预测

2008年,本章可能在“社会的文化结构”原理中命制选择题或分析题。

[1] [2] [下一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乐文库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wenku.com/abd10334c4.html

网站地图